登上家乡的报纸《富阳日报》

第二次上报纸了,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或许在挺多人眼里还是自曝过往的艰苦生活,不过鉴于还是第二次还是有点小虚荣心,毕竟是家乡的报纸,或许哪个记忆中遗失的角落有人突然也会想起我. 不过这次只是发了短信提醒在富阳的姐姐记得看今天的报纸,因为老爸老妈在诸暨应该是看不到的,而富阳日报也没有电子版,我自己也看不到,只是赵兄在发稿前发了草稿版给我过目了下,方才知道刊登的内容. 其中虽然有些细节也不是最准确的,不过基本内容都是属实,相比与上次《钱江晚报》的报道,这或许是更深入的一篇.

很高兴能够把我所珍惜内容也如实的写了:

麦畈–这个在Google地图上要放到底才能看到的小山村,如今已经是其他村的一部分,不过在我心中,它还是依然是独立的一个小山村,无法用其他任何名字削弱在我心中的神圣地位.

 

永泰集团—从初二一直不间断资助我到大学毕业的公司,一直心怀感激。也曾在就读期间去见过董事长,或许哪天回去还是可以去拜访亲自谢谢如今的他,虽然他或许早已不记得曾经出手帮助过一个弱势的孩子.

 

爸爸妈妈姐姐–我最挚爱的家人,为我付出永远是那么的多,总是比我的牵挂都多.前两天姐姐还说晚上睡不着,心惊肉跳,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我这个弟弟是不是在外遇到什么情况了.而我却总是无法做到那么关心我的家人,落到实处.

 

造纸厂–我的求学生涯似乎便是伴随着造纸厂的,从幼年记忆开始便是如此了,一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所以说支撑我家微弱经济的便是爸妈不间断的转换的造纸厂,那轰鸣的机房声音竟是如此的熟悉到深入骨髓,已之余由此出差我在机场的出口处听到的排风扇的声音竟突然的想起了幼年在造纸厂的生活。住过最艰苦的生活环境便是在造纸厂.

 

永兴中学–入读这所当时价格昂贵的私立中学似乎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如今它的学费更是贵的惊人.不过不得不承认建校初期老师的质量是普遍的高。以至于到高中还念念不忘曾经的初中生活,在这里遇到了许多很优秀的老师与朋友.也发觉了最刻苦用功的自己,基本或许是我今生最为刻苦努力与享受学习乐趣的时期了,两年的生活充实而有希望,过的更是异常的快乐!如今回去,还是依然会回去转转,看看曾经的校园.

 

干菜腐乳–曾经的最爱,到如今还是依然爱不释口.初中食堂的格子里总是会放着一个干菜罐子和一个腐乳罐头.

 

团市委“手拉手”–就想红娘一样,没有团市委的助学工程,我也便没有后面的故事.

 

陈小娟-初中的班主任,我那时最喜爱的老师.敬业,负责,有爱心。如今回去,还是会尽量找时间回学校看看她,虽然过去都是将近十几年了,却还是我记忆中的老师摸样.只是不再刻意保持联系,过去看也从来不会事先联系,如果错过了,便下次过去继续过去.把老师放在心底,偶尔想到了,回去了,能够去看看他们,我觉得也只能如此了.

 

复旦大学–在复旦的四年便犹如我在永兴的两年,对复旦的感情或许较之于当时对永兴的还要浓厚. 如果说永兴是我开始从农村走出来,那复旦便是我终于可以站在一个平台上看外面的世界. 有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有很深很深的复旦情节.

 

太阳花–因缘巧合好朋友Lin一直在那里做志愿者助教,在她的怂恿下在有挺长一段时间一直去太阳花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虽然我总是过去打酱油,陪小朋友玩,给他们拍照,不过每次去都是异常的开心.只是Lin北归回帝都之后我也便稀稀拉拉的基本去的挺少了,有些对不住她的嘱咐.

P.S.很久没有见到小妖了,不知她是不是变的更女人了,新婚生活应该挺快乐吧,听说都要移民国外了。或许我真的得回去看看了.总是说,却从未过去,歉疚.

 

谢谢赵兄千辛万苦从我的博客上找到我QQ,然后通过QQ联系到我,与君一聊也备有收获。希望能有见面一叙的机会.

 

希望某一天,如果我在报纸上再有出现的时候,是我真的有所作为的时候.

路漫漫,且行.

 

——————————————————————————————————————————————————————————————————————————————————————————————————

一个受希望工程资助优秀学子的成长

寿灿良:受助之后帮助他人

记者 赵向军 实习生 潘一琦 王佳敏

在上海学习生活7年,寿灿良早已融入那座城市,大学毕业因表现优异入户上海。毕业三年间分别在甲骨文、IBM工作,中英文随时切换,收入不菲,经常出差——他正朝着连当地人都羡慕的生活大踏步前进。

走到今天,寿灿良感激很多人,他出身贫苦,从初中到大学的学费都源自助学金——他是“希望工程”20年来,千千万万的受益者之一。

众人帮助下成长

寿灿良1985年生于湖源窈口麦畈自然村,“三面环山,一条小溪穿村而过,而小溪前还是大山。”交通不便,环境优美。寿灿良父母在小造纸厂打工,收入仅够家里日常开销,平时还去山里采摘草药贴补家用。在寿灿良印象里,几乎每学期他都要恳请老师缓交下学杂费,他还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家里只能拿出一个人的学费,寿灿良笑着说,“每年我的学费都要拖欠一段时间的。”让父母欣慰的是,姐弟俩从小乖巧懂事,寿灿良更是成绩优异,性格开朗。

1998年,寿灿良考取永兴中学,当年学费是4900元,这是个寿家无法短时间凑集的数字。当时,恰逢团市委和永泰集团共同推出“手拉手”结对工程,目的是资助贫困中小学生。顺便提一句,永泰集团将这一善举坚持至今,数以百计的贫困学生因此而顺利完成学业。

老师将寿灿良的个人和家庭情况报了上去,实地走访后,很快得到批准,免除每年学费以外,每人每学期还有一千元的生活补助。据寿灿良回忆,一开始,受资助的学生包括他才四五个,当他上高中后,就越来越多了。

在永兴求学期间,寿灿良生活异常简朴,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自带干菜、腐乳,“最省的一个月,我才花了30块钱。”他有点自豪。让他自豪的还有当年的刻苦,初中课程对他而言太简单,就在课外给自己加量,“在晚上常常躲被窝里看书做题到一两点”他因此而一直保持着年级前几名的成绩,并常常在各种竞赛中争金夺银。班主任陈小娟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会帮他申请一些奖学、助学金,在生活上也给予了寿灿良很多温暖——这样的老师,在每个他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遇到,这让他倍感幸运,并心存感激——每年回富阳,“一定要去看下这些老师的。”他说。

自立不忘感恩

学习刻苦,但寿灿良绝不死读书,性格开朗乐观,热爱文学和体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担任了十多年的班长。当以年级第五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后,寿灿良这样的性格在自由的大学内如鱼得水,他参加竞选、发表演讲,成功当选班长、团委副部长等职,还拉赞助出校园刊物,忙得不亦乐乎。考上大学后,寿灿良申请了助学贷款,生活费也不再让家里出一分钱,靠家教、卖电子产品和奖学金不但解决了生活费,还每年贴补家里数千元,至大学毕业,居然还存下了数万元存款。如此丰富而充实大学生活,难怪毕业后连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从而入户上海,并获得了直升研究生和留校任职的机会,考虑各种因素,他选择了就业,第一份工作即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去年,跳槽至IBM,负责华东地区商业智能软件销售。

回顾受资助的十几年来,寿灿良说,要感谢很多很多人,他在博客中写道:“一直铭记一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师长朋友,点滴之恩亦不忘。未来会走向哪里并不知道,不该走向哪里却心中明坦。”

参加工作后,寿灿良家里经济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姐姐成家,父母在诸暨亲友的帮助下有了一份轻松的工作。他本人在上海的日子,仍保持着规律而简单的生活,看书、电影和篮球是业余仅有的爱好。因自身的经历,他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加入了由复旦校友建立的志愿者队伍,每周参加上海的“Sunflower太阳花”公益活动,“我们会组织一些复旦大学生和志愿者来给民工子女开展英语、阅读等课程辅导,让他们不孤单。有一次,我在学校听到有位同学母亲患了鼻咽癌晚期,就上台号召大家,讲了自己的经历,没想到五分钟,就募捐了四五千元,我真的很感动。”同时,寿灿良对学生资助有了更深的思考,他认为,在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费用之外,还应注意他们的心理,在接受某报采访时,他说,“贫困学生往往存在着自卑等心理问题,钱固然重要,但仅有钱的资助是绝对不够的,还得给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或许在寿灿良身上,是希望工程推行20周年来最愿意看到的成果:自立自强,积极乐观,学会感恩,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栋梁。

You may also like

4 Comments

  1. 你好,我是永泰集团现任的团委书记郑少华。公司里还是有好多人记挂着你的呢,看到报纸的时候都在说,以前你还经常来找董事长的,现在都看不到人了。呵呵,有空的话,欢迎你常来公司看看。光听着人说,想见见真人啊!

  2. 嗯,看了,确实心里感到社会很有爱。也从这篇文章中认识了另一面的你。